返回书酒国风首页


发表回复
发表新贴
标题: [诗词术语] 诗词术语,P
好酒
书酒国风管理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UID 2
精华 29
积分 11426
帖子 5151
积分 11426 个
魅力 3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5-8-15
状态 离线

TA的礼物
赠礼物送给TA
#1
发表于 2007-3-14 15: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QQ
诗词术语,P

俳体               
实即巧体。曲辞制作中逞才弄巧的制作体式。参见“巧体”条。


徘赋               
又称为骄赋。是古赋进一步发展形成的赋体。它讲究音节的调协与骄偶的运用。代表作有曹植的《洛神赋》、左思的《三都赋》、陆机的《文赋》、鲍照的《芜城赋》、江淹的《别赋》《恨赋》、庾信的《哀江南赋》、《春赋》、《灯赋》等。如江淹《赋》中的一段:“位有华阴上士,眼食还山。术既妙而犹学,道已寂而未传。守丹灶而不顾,炼金鼎而方坚。驾鹤上汉,骖銮腾天。暂游万里,少别千年。推世间兮重别,谢主人兮依然。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上宫陈娥。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硅,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赋中多以四字句和六字句交错铺排(所以又称为四六文),并且押韵。如山、传、坚、天、年、然等字相押;歌、娥、波、何相押,硅、来、徊相押等。并且讲究骄偶(类似于后代的对仗),如“守丹灶”与“炼金鼎”相对,“驾鹤上汉”与“驻銮腾天”相对;“董游里”与“少别千年”相对,“桑中卫女”与“上官陈娥”相对等。


排遍               
又称为“叠遍”。实即大曲中的“中序”。中序是序曲的一部分。


排律               
中古近体诗的一种。又称为长律。它不像律诗或绝句一样只有八句或四句,往往在十句以上,甚至多至二百句(如杜甫《秋日夔府陈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诗),王禹懈的《滴居感事》更长达一百六十韵,三百二十句。排律可以分为五言排律(简称五排)和七言排律(简称七排)两类,但以五言为多,七言的比较少。五言排律以首句不入韵为常。排律除尾联或首联可以不用对仗之外,其余各联都必须用对仗。前人把排律中的一个韵脚(两句押一韵)称为“一韵”,二百句的排律,可以称为“一百韵”,如白居易写有《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的排律,共有二百句。不过唐人的排律以六韵十二句最为常见。


盘中诗              
回文诗的一种。相传为汉时苏伯王之妻所作。苏伯玉赴蜀久而不归,其妻居于长安,她运用巧思制为盘中诗以叙思念之情。这种诗写于盘中,从中央起句。回环盘旋而至于四角,所以称为“盘中诗”。诗曰:“山树高,鸟啼悲。泉水深,鲤鱼肥。空仓雀,常苦饥。吏人妇,会夫稀。出门望,见白衣。谓当是,而更非。还入门,中心悲。北上堂,西入阶。急机绞,抒声催。长叹息,当语谁。君有行,妾念之。山有日,还无期。结巾带,长相思。君忘妾,未知之。妾忘君,罪当治。安有行,宜知之。黄者金,白者王。高者山,下者谷。姓者苏,字伯玉。人才多,知谋足。家居长安身在蜀。何情马蹄归不数。羊肉千斤酒百科。令君马肥麦与粟。今时人,智不足。与其书。不能读。当从中央周四角。”有说盘中诗为晋人傅玄所作。


旁纽               
音韵学术语之一。指同一类声母之中相邻的声母,如牙音组“见溪群疑”各母中之见母与溪母,其关系称为“旁纽”,它们所形成的“双声关系”,称为“旁纽双声”。齐梁间诗人沈约请人提出的写作诗歌应避免的“八病”之一。其内容是指五言诗中两句各字不能同声母,不然,就是犯了“旁纽”的毛病。如“鱼游见风月,兽走畏伤蹄。”这两句诗中,鱼字与月字的声母同属古音疑N]纽,这就犯了旁纽的毛病。


劈破玉              
明代中叶以后流行的一种民间曲调 与《挂枝儿》相近。其体式为九旬五十一字,末两句重叠吟唱。


片                  
南宋以后称词中的一段为一片。唐宋时代的词可以有一段、两段以至三、四段。在乐曲是演奏一次或多次。一片就相当于大曲中的一遍。也相当于《诗经》中的一章,或古乐府中的一解。三叠、四叠的词不称片。


偏格               
又称为变式。格律诗中不很常用的格式称为偏格。如五律、三绝使用首句不入韵为常式,首句入韵的则称为偏格。(宋人沈括《梦溪笔谈》以平起式为偏格)。七律、七绝则相反。


平分阴阳            
中古时的声调,发展至宋元之际,平声分化为阴、阳两类。阴、阳的分化是以声母的清、浊为条件的。清辅音声母的字读为阴平调,浊辅音声母的字读为阳平调。如“东”与“同”就分别读为阴平及阳平。曲文的创作,有时也必须讲究阴、阳平字的运用。如周德清《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在评论《雁儿》一曲的写作时说:“‘你有出世超凡神仙分。一抹绦,九阳山。君,敢做个真人。’评日:此调极罕,伯牙琴也。妙在‘君’字属阴。”又他在评论《喜春来·春思》一曲时说:“‘闲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绿窗蝶梦觉来迟。谁唤起?帘外晓莺啼。’评日:‘调’字、‘迟’字俱属阳,妙。”


平起平收            
参见“首句入韵”条。



平起式              
近体诗中起首第一个节奏(主要是指第二个字)使用平声字,称为平起式。如孟浩然《过故人庄》第一句“故人具鸡黍”,第二字“人”是平声字,此诗即为“平起式”的五言律诗。


平起仄收            
参见“首句不入韵”条。


平声               
汉语的一种声调。中古的平声在韵书中归为一类,没有阴、阳平之分。酸、欢、桓、銮、颜、班、蛮、删、艰、低、题、批、迷等字就属于平声。


平水韵              
指山西平水书籍王文郁所编的《平水韵略》。过去有人以为“平水韵”指的是山西平水人刘渊所编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但经清代学者考证,认为一般所称的“平水韵”,乃是指王氏的书,而不是刘渊的著作。主要根据是王氏书比刘书早二十多年行世,而且它所分的一百①六韵,与流传下来的诗韵韵数相合。刘书分为一百O七韵,与一般所指的平水韵不合。平水韵事实上应是《平水韵略》的俗称。它代表了近八九百年来作格律诗者所行用的分韵标准。


平水韵略            
金代山西平水书籍王文郁据宋代《礼部韵略》进一步加以补订而成的韵书。俗称“平水韵’。王氏此书分韵类为一百O六部,比刘渊所作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少了一部。王氏所归并的一百O六韵,对后代的影响颇大,一直流行至清代的诗韵,都采用一百O六韵的分法,其分韵列字,用的都是王氏这部韵书的规模。由于服务于封建时代的科举应试之用,这部韵书近千年来一直绵延流传,成为近代制作格律诗所遵用的重要韵书。



平水韵韵目         
平水韵共分一百O六部,其韵目如下: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成;上声.一董、二肿、三讲、四纸、五尾、六语、七* 、八先、九蟹、十贿、十二轸、十二吻、十三阮、十四旱、十五海、十六铣、十七被、十八巧、十九皓、二十哿、二十一马、二十二养、二十三梗、二十四迥、二十五有、二十六寝、二十七感、二十八俭、二十九赚;去声:一送、二宋、三绝、四真、五未、六御、七遇、八霁、九泰、十卦、十一队、十二震、十三问、十四愿、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需、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二十一个、二十二局、二十三漾、二十四散、二十五径、二十六有、二十七沁、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入声:一屋、二沃、三党、四质、五物、六月、七易、八黠、九屑、十药、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缉、十五合、十六叶、十七洽。


平头               
齐梁年间沈约等人提出的“八病”之一。其内容是说五言诗的第一字或第二字不能与第六字、第七字(即下一句的第一、二字)同声调。不然就犯了“平头”的毛病。如空海《文镜秘府论》所举的“芳时淑气清,提壶台上倾”,“芳时”与“提壶”是平声宇,一、六字同调,二、七字也同调,这就犯了“平头”的毛病。


平韵格              
词押韵形式的一种。整首词都押平声韵字。如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部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本词入韵字为“垂、时、飞、衣、思、归”,押的都是平声韵支、微两韵的字。词中限押平声韵的主要有《南歌子》、{渔歌子》(单调)、《忆江南》、《捣练子》、((声甘州》、《忆王孙》(单调(方怨》、《江城子》(单调)、《相见欢》、《玉蝴蝶》、《阮郎归》、《木兰花慢》、《临江仙》、《鹧鸪天》、《瑞鹧鸪》、《一梅》、《破阵子》、《行香子》、《风入松》、《水调歌头》、《满芳》、《眼儿媚》、《人月圆》、《沁园春》、《望海潮》*多丽》


平仄两押律诗        
律诗中的用韵,可以用平声韵与仄声韵混押,这称为平仄两押律诗,章妈写有这种作品。


平仄律              
中古格律诗对汉语声调类别所运用的一种规律。平仄律源于唐代以前的“双换头”。其主要规律是:格律诗的一句之中平声字与仄声字交替,相对的两句(对句)之中平声字与仄声字相对立。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要相粘。如一首五言诗,其第一句如果是“仄仄平平仄”(本句之中平仄交替),第二句则是“平平仄仄平”,即第一句与第二句的平仄对立。第三句必须是“平平”,起首,以与上一句相粘。另外,格律诗还讲究首句是用两平声字起首还是用两仄声字起首,前者称为“平起式”,后者称为“仄起式”。还有,人们作格律诗时对平仄声宇的运用可以灵活掌握,一般的规则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指一句之中,第一、第三、第五个字可以平仄不拘,而第二、第四、第六个字,因为是节奏点之所在,则必须严守原格律平仄的规定,要做到“分明”。


平仄韵交互格        
词押韵形式的一种,如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声、行、生、迎、晴等字属子声庚韵(平水韵),马、怕属仄声(上、去马、禡韵字,醒、冷属仄声梗韵字,处、去属仄声御韵字,平声韵与仄声韵交错互押。


平仄韵通押格        
词押韵形式的一种,如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茆店社边,路转溪桥忽见。”这首词中蝉、年、前、边是平声先韵,片、见是同部的去声散韵,在这里是平仄韵交相押。


平仄转韵格         
词押韵形式的一种,如辛弃疾《清平乐人“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昊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首词上片用赚小、草、好、媪等字押韵,这些字属上声皓韵(平水韵),下片用东、笼、蓬押,这些字属子声东韵。这是由仄声韵转押平声韵。


破题               
即一首诗的首句。参见“首句”条。


普通联章            
用联章的方法以几首词同写一个题材,如牛希济的《临江仙》七章,分别吟咏传说中的七个神女:巫山神女、谢美人、弄玉、二妃、宓妃、汉水神女、君山湘君。

书酒诗词 www.shujiu.com


书酒论坛欢迎你
www.shujiu.com
顶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3-29 23:49

书酒论坛
原创诗词楹联文学交流区 Powered by Discuz! 5.5.0 书酒诗词 www.shujiu.com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书酒国风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