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酒国风首页


发表回复
发表新贴
标题: [长安浪子解诗学概要十讲] 长安浪子讲诗学概要 五
小轻 (轻解罗裳·好酒·酒之小轻)
书酒国风管理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热情酒民奖
UID 6
精华 69
积分 26126
帖子 19303
积分 26126 个
魅力 7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5-8-16
状态 离线

TA的礼物
赠礼物送给TA
#1
长安浪子讲诗学概要 五

  简析《诗学概要》(5)

  因病,我休息了一段时间,今天接着跟大家交流,我们继续来学习林正三《诗学概要》第六章《命意》的有关内容。

  意,即思,就是心中所想和语言文字所要表达的某种信息或感受,就是作者的思想。诗意,是诗的灵魂,在诗词创作和欣赏中占首要地位。命意,就是诗意之所在,就是诗要表达出的中心思想的选择。

  原文:凡为诗文,必先命意,如构宫室,要须法度形势,己备于胸,始施斧斤。

  所谓命意,按现代比较时髦的词语解释,就是策划,就是首先绘制蓝图。“如构宫室,要须法度形势,己备于胸,始施斧斤。”建房,首先根据地势要设计好图纸,然后才能施工。画画也是一样,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就说:“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就是必须成竹在胸。写诗也是这样的。诗意必须首先确定,文字是服务于诗意的。

  原文: 然于相题命意之法,前人罕有发微,唯于诗话中偶一论及,今特择其要者胪述于后:

  这个是说,命意的方法,古人很少专门探讨,只是偶尔提及一半句。胪述,陈列也,就是照搬别人的说法,这个是作者谦虚的转贴。

  原文:魏文帝曰:"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为卫"。

  魏文帝,曹丕也。魏文帝是三曹父子中创作能力较低,但欣赏能力较高的。“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为卫”,说明主题思想是最重要的,气脉的辅弼主题的,言辞是表现主题的。一个是主子,一个是助手,一个是保安,三者的重要性是有区别的。

  原文:宋刘贡甫之【中山诗话】亦云:"诗应以意为主,文词次之,或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东坡亦曰:"善画者画意不画形,善诗者道意不道名。"

  刘贡甫,就是刘攽,苏轼同时期的文人,极有才。“诗应以意为主,文词次之”,态度很明确,很坚决的指出命意的重要性。“或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如果立意高远,虽然文字平淡点,也是极好的作品。苏轼的话绕口,前面引用的画竹,也是这样的意思,要神似,而不一定非要形似。画家画人的时候,会修饰,掩饰缺点,就如同照相、拍写真前要化妆一样, 所以,写诗主要还是在神,在意,诗是表现其思想而不是外在的。外在的名迟早都是虚的,意才是实在的。

  原文:意之为重,由此可知。意之于诗,如帅之将兵也,诗之高下率皆由意而观。

  这个是对前面几位诗话的总结。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如果文字差点,最多是某句不佳;如果立意不佳,则全篇为废话。“诗之高下率皆由意而观”哈。

  原文:清阮葵生于【茶余客话】云:"诗以意为主,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云烟泉石,金玉锦绣,花木禽鱼,皆散卒也。以意遣之,则无不灵。如李临淮之壁垒一新,帅为之也。刘彦和云:'以意行采',亦是此意。意为主,势次之。势者,意之条理,而笔之锋刃也。含意取势而运笔,三者缺一不得"。

  这个也好理解。“意为主,势次之。势者,意之条理,而笔之锋刃也。含意取势而运笔,三者缺一不得”,这个说明了诗的三个要素的分工和责任。笔,就是文字,其实是排最后的。说明对于诗来说,笔力是相对次要的。在构成一首好诗的诸多因素里,文才不是最重要的。

  原文:近人刘铁冷于【作诗百法】(广文书局五十九年版)中亦云:昔解缙谓诗在相题,不可一律而论。有宜于含蓄者,则意当浑厚。有宜于豪放者,则意当发露。有宜于庄重者,则意当痛快。有宜于轻松者,则语当流丽,此大凡也。而商辂又谓「诗之写题处,妙在有美刺之隐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之深意」。

  明朝的解学士是很有学问的人,他认为诗在相题,不可一律而论,重点在于要充分理解题目的要求,这个是关键。同时,要根据题目,分别对待,不能千篇一律。“有宜于含蓄者,则意当浑厚”——应该含蓄的诗题,就应该使诗意浑厚、深沉、凝重;“有宜于豪放者,则意当发露”——需要豪放的,就应该直白、畅晓、通达;“有宜于庄重者,则意当痛快”——需要严肃的,就应该真切、酣畅;“有宜于轻松者,则语当流丽”——轻松欢快的题目,文字应该漂亮、华丽、流畅。“此大凡也”——这些就很具体了,把各种形式都考虑到了。大凡就是大概、大致的意思。

  商辂又谓「诗之写题处,妙在有美刺之隐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之深意」。——商老先生的资料我没有查,但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诗必须妙在无论赞美还是讽刺,都不那么直白的说出来;喜怒哀惧爱恶欲都深藏在诗意里

  所以,写诗,破题是关键。首先要理解好命题的真义,然后考虑切合诗题要求的手法,最后运用适当的文字表现出来。

  原文:由是以观,初学乃须无负题之诗,而各题之气象判然矣。

  这个也就是我刚才的总结。

  原文:命意之要
  大凡作诗立意,其要在高古、含蓄、敦厚、雄浑、蕴藉、淡雅等。分别介绍于下:

  现在,从命意的各种要求出发,讲述不同的名义,作诗立意,其要在高古、含蓄、敦厚、雄浑、蕴藉、淡雅等,主要就是这么几个要求,这6项,我们要是能有2-3项就是不错的好诗。

  原文:一:高古-【李希声诗话】云:「古人作诗,正以风调高古为主,虽意远语疏,皆为奇作。左太冲『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之句,读之飘飘有世表意,所谓『若要意境高,且于胸怀远』是也」。「六朝流水急,终古白鸥闲」句,王渔洋喻其「高不可及」。姜夔于其【白石道人诗说】云:「意格欲高,句法欲响,只求工于字句,亦末矣!故始于意格,成于字句。句意欲深,句调欲清、欲古、欲和、是为作者」。【石林诗话】引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呜禽」句云:「世多不解此语为工,正在其无所用意,猝然与景相遇,备以成章,不假绳削。诗家当以此为根本」。又如渊明【饮酒诗】:

  高古是古风的要求,魏晋时代的诗风尤是如此。“古人作诗,正以风调高古为主,虽意远语疏,皆为奇作。”主要是有气势、有气魄、有风骨。

  “左太冲『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之句,读之飘飘有世表意”,抖一下衣服,要站在千仞之岗,其形必如大鹏;洗一下脚,要去黄河长江,其形必如蛟龙。这样一来,读其诗,必然觉得诗人就是翩然出世的神仙。在商场试衣间抖衣,去洗脚房洗脚,肯定没有这样的感觉,也不会给人以超然的印象。

  “所谓『若要意境高,且于胸怀远』是也」”——就是要超越胸臆,不要束缚于眼前。

  “「六朝流水急,终古白鸥闲」句,王渔洋喻其「高不可及」。”——六朝龙争虎斗,在诗人眼里只是流水和白鸥,所以说诗人的境界是高不可及

  “「意格欲高,句法欲响,只求工于字句,亦末矣!故始于意格,成于字句。句意欲深,句调欲清、欲古、欲和、是为作者」。”——白石道人的这段话,可以回答刚才水音的疑问
 
  “意格欲高,句法欲响,只求工于字句,亦末矣!”——只是让字句工整,是雕虫小技。所以,贾岛尽管有推敲的故事,但终究没有成为伟大的诗人。

  “故始于意格,成于字句。”——所以要从立意开始,成就于文字诗句

  “句意欲深,句调欲清、欲古、欲和、是为作者”——意境要深远,格调要清新,诗要古朴、和谐,才能算真正的诗者

  “【石林诗话】引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呜禽」句云:「世多不解此语为工,正在其无所用意,猝然与景相遇,备以成章,不假绳削。诗家当以此为根本」”——意思就是说,因为他写的不用任何修饰,所以显得清新自然,朴实真切。诗人应该抱着这样的态度,以此为基础。

  原文:又如渊明【饮酒诗】: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岁月更相催,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既具高格,而情邃不露,虽未较声律、雕句文,然信手拈来,便是宇宙第一好诗,缘其本色高也。

  这个被誉为宇宙第一好诗,有点言过其实,但也确是不错。句句写来都貌似不用心,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看到什么也写什么,尽显了本色,所以高。

  原文:二:含蓄-含蓄者言不尽意也。即是以委婉之文辞,道出诗中之主旨,避开一语道破之坦率,让读者去体会言外之意。司马光之【温公诗话】云:「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近世诗人唯杜子美最得其旨。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迹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姜白石引苏东坡语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山谷尤谨于此。清庙之瑟,一唱三叹,远矣哉!后之学诗者者,可不务乎!若句中无余字,篇中无长语,非善之善者也。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

  含蓄,一直是中国人的美德,也是谦和的表现,更是智慧的体现。“话有三说,巧说为妙。”司马君实是个政治家,所以他看中讲话的技巧,他认为诗也是一样,需要透过诗看文字以外的东西。

  当然,诗的含蓄这个给后来的文字狱提供了方便。文字狱就是扣字眼,找些言外之意,特别是牵强的。

  “苏东坡语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最厉害的话,就是说完了,意思没有完,即有余音、余韵,诗词贵在余韵,悠长。

  “山谷尤谨于此”——黄庭坚做的好。但我想不起来他的作品,暂时不举例子了。

  “若句中无余字,篇中无长语,非善之善者也。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这个大家应该借鉴。

  原文:又如刘禹锡【乌衣巷】诗: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仅摘取王谢堂前之燕,飞入百姓家一事,平平数语,道尽桑田沧海,人事无常之感,亦含蓄之至也。

  这个也好理解。“仅摘取王谢堂前之燕,飞入百姓家一事,平平数语,道尽桑田沧海,人事无常之感,亦含蓄之至也。”——就是这样的。

  原文:又如李白【玉阶怨】诗: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借思妇之动作,而于暗中点出一「怨」字。唐释皎然【诗式】云:「两重意以上,皆文外之旨,览而察之,但见性情,不睹文字。向使此道,尊之于儒,则冠六经之首。贵之于道,别居众妙之门。精之于释,则彻空王之旨」。 唐释皎然【诗式】云:「两重意以上,皆文外之旨,览而察之,但见性情,不睹文字。向使此道,尊之于儒,则冠六经之首。贵之于道,别居众妙之门。精之于释,则彻空王之旨」。

  这里说还是要从文字外面看内涵。再如杜牧的:东风不予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桥。“铜雀春深锁二桥”是一种假设的现象,但如果这个假设成立了,就是说赤壁之战,曹操胜了,三国鼎立也不存在了,历史就会重写。

  原文:含蓄之诗,能与人留下欣赏之余地,使人沉浸于艺术之美感中。姜白石所谓「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是也。 杜牧之宫词(一名宫怨)云:「监宫引出暂开门,随例虽朝不是恩。银钥却收金锁合,月明花落自黄昏」。苕溪渔隐评其断句极佳,意在言外,而幽怨之情自见,不待明言。盖诗贵乎如此,若使一览而意尽,亦何足道哉。

  关键在这个暂字, 说明是额外受恩了,表面还要装的和大家一样——随例而朝。

  原文:宋洪迈之【容斋随笔】亦云:「诗文要含蓄不露,便是好处,古人说『雄深雅健』,此便是含蓄不露也。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可几风雅。下语六分,可追李杜。下语十分,晚唐之作也。用意要精深,下语要平易,此诗人所难」。

  洪迈,这个人后世对他的忠奸没有定论,但他的眼界还是不错的,我比较欣赏他这种说法。

  原文:明王世懋【艺圃撷余】亦云。「子美赠【花卿】诗:『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花卿名敬定,丹阳人,蜀之勇将也。恃功骄恣。杜公此诗,讥其僭用天子礼乐也。而含蓄不露,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之旨。公之绝句百余首,此为之冠」。

  这个例子大家可以体会一下,有时候话不能说的太直白,开门见山往往会碰壁,当面揭短会挨打。如果你想骂人,你巧骂,骂完了就走,被骂者未必当即就能反应过来是骂自己,等他回味过来了,你早跑了。

  原文:明胡震亨于【唐音癸签】云:「诗家虽刺讥,要带一分含蓄,庶不失忠厚之旨。杜甫【秋兴】:『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着一自字,以为怨可也,以为羡之亦可也,何等不露」。清叶星期之【原诗】亦云:「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忽之境,所以为至也」。

  含蓄,冠以忠厚,是文人的狡黠,这些都是证据。

  原文:以上诸例,皆可证诸含蓄之重要,学诗者不可不知。故笔者于此稍费唇舌,愿有志之士,识余苦心也。

  林先生也是用心良苦,说明了含蓄是特别重要的表现技巧。

  今天就到这里吧,拖延了几分钟复习了上次的。瞎诌了,下周我们继续。

书酒诗词 www.shujiu.com


小轻的文集
藏头·步李白韵
轻歌漫舞彩云间,
解闷消愁君醉还。
罗绮红颜掩不住,
裳霓曲罢弃江山。
关于小轻的头像
顶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3-29 06:32

书酒论坛
原创诗词楹联文学交流区 Powered by Discuz! 5.5.0 书酒诗词 www.shujiu.com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书酒国风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