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外”的上海人?
“排外”的上海人?
俺是半个上海人,母亲老家就是上海的,只不过因为外公年轻的时候就带着尚是幼年的母亲离开了上海,来到湖南定居,所以母亲早早就忘记了上海口音,成了地道的湖南人,在湖南出生长大的我,自然也更加是地道的湖南人了,基本不会说几句上海话。但是,母亲的老家毕竟就在上海,这里还有着许多的亲戚,这个血脉和传承是割不断的,所以我还是可以算半个上海人,半个湖南人。
这是本篇文章的一个背景说明,因为我本身就是半个上海人,家里又有许许多多的上海亲戚,所以我不可能去黑上海人;但是,我还是要写这篇《“排外”的上海人?》的文章,讲点事实和分析,注重客观和理性,不喜勿喷。
上海人到底排外不排外?上海人基本认为自己不排外,但外地人则大多认为上海人“排外”,作为一半上海人一般外地人的我来说,我觉得上海确有排外情绪存在。当然,不是所有的上海人都排外。
不过存在排外情绪的上海人,也确实为数不少。我可以举几个亲身经历的事情来阐述一下。
八十年代末,那时我年纪还不大,在外公和父母的带领下,第一次回上海省亲。那个时候全国大多数地方都相对落后,上海作为为数不多的几个比较现代化的城市,这种优越感自是无可避免地在上海人心目中存在的,他们把各种外地人都视为“乡下人”,爱理不理。记得当时我们因为是头一回来上海,路况不熟,自然要到处找人问路。我们很客气,开口必然是“你好,请问”,可是很多次,一些被问到的上海人,压根不听你说去哪,就很生硬冷冰冰地头一摇,手一摆,丢下几句“我不知道”;这还算客气的,还有好几个人,居然听都不听你说话,直接就走过去了。我爸当年就职于国企的供销科,走南闯北,见惯世面的,却也被这些冷漠的不知礼貌的上海人气坏了,说“走南闯北十几年,第一次遇到这么冷漠的城市。”想想也是啊,我后来长大后也同样走南闯北,到处出差或者旅游,到了任一个地方,一般问路者都会停住脚步听你说要去哪,而且一般会耐心给你指路,实在不知道的才会说不知道,哪有像上海这样的话都不听,就直接走开了?如果说我们家人长得像坏蛋,那么其他城市的人为什么没有这种看法呢,他们都很热情给我们指路呢?
没有其他解释,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当时的上海人确实很排外。
第二个事情,每当一些上海人说自己不排外,觉得上海人排外的,都是那些外地人的“自卑心理”作祟。我说自卑你妹啊,大家都是平等的中国人,何来自卑?问题就来了。既然外地人并没有觉得自己自卑,那么上海人为什么会冒出这个“自卑”的看法来呢?道理很简单,根深蒂固的“地域优越感”。所以上海人才总觉得外地人自卑,才会动不动就说“乡下人”。
这样的事情其实还有很多,就用不着一一阐述了。不黑不吹,也不文过饰非,又或夸大其词,其实上海人排外,确实是客观存在着的。
不过“排外”的上海人只是一部分人,还有很多的上海人接受外地人;但是,因为一部分排外上海人的存在,所以就会造成了所有上海人排外的这个客观印象。
对那些自认为不排外的上海人来说,他们难免会觉得各种对上海人的攻击受不了。但是我觉得,这就是个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就好比一些上海人,给一些外地人起了个侮辱性的绰号“硬盘”一样。某些上海人会固执地认为,硬盘只是骂那些融不进上海又自卑低素质的外地人,不是针对所有外地人;但对其他外地人来看,却会觉得是对所有外地人的侮辱攻击。其实,这和外地人骂上海人是一个道理,很多外地人骂的也就是那些排外或者崇洋媚外的上海人,不是针对所有上海人,但其他上海人也会一样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
既然如此,那么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辱人者,人亦辱之。
其实现在的上海,随着开放程度以及全国各地经济建设的发展,包容性应该说比以前要好许多了,但是因为积年累月留下来的观感,上海人“排外”的说法仍然根深蒂固,这是很难在一时半会之间就消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