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客:
注册
|
登录
|
诗友
|
礼物中心
|
签到
|
统计
|
帮助
|
书酒国风
书酒国风
»
『 笔 墨 清 谈 』
» 《邵阳周敦颐与〈爱莲说〉:几乎被遗忘的“莲文化”之乡》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标题:
[原创]
《邵阳周敦颐与〈爱莲说〉:几乎被遗忘的“莲文化”之乡》
大道不空
书酒国风管理
UID 821
精华
510
积分 100623
帖子 12115
积分 100623 个
魅力 20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6-3-17
状态 离线
TA的礼物
赠礼物送给TA
#1
发表于 2025-4-21 10:4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邵阳周敦颐与〈爱莲说〉:几乎被遗忘的“莲文化”之乡》
《邵阳周敦颐与〈爱莲说〉:几乎被遗忘的“莲文化”之乡》
文/大道不空
去年夏天,我回到了久违的故乡邵阳,四处寻觅最美味、最地道的邵阳米粉,把邵阳市区的大街小巷几乎逛了个遍。
不过就在我最熟悉的一个地方,却发现了一个很陌生的场景,就在市政府边上,残破的古城墙边上,树立起几块文化宣传牌,上边写着一些有关周敦颐的《爱莲说》的故事。《爱莲说》是我们中学课本里就学到过的,却不知道这位大名鼎鼎的濂溪先生,原来就在这里做过官,还留下了一处“爱莲池”。
这一发现先让我为之愕然,邵阳土生土长的我,居然完全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而且最过分的,我的第一专业居然还是“旅游酒店管理”,曾经好歹也认认真真学过一门叫做《湖南旅游》和《旅游地理》的专业课程,却不知道就在自己眼皮底下,错过了这么大的一个旅游潜在热门地。
愕然过后,又有些窃喜,邵阳作为周敦颐《爱莲说》的重要创作地之一,其爱莲池、濂溪祠等遗迹曾是宝庆十二景的象征,承载着千年理学文化的精髓。然而,与《醉翁亭记》《桃花源记》等名篇遗迹相比,邵阳的“爱莲文化”却鲜为人知,甚至本地人也知之甚少。这一现象背后,既有历史的遗憾,也折射出文旅资源开发与传播的不足。而不足甚至是空白的背后,不也意味着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吗?也许,正如邵阳米粉“养在深闺人未识”一般,邵阳的旅游资源也还在深深地潜藏着,等待蓬勃爆发的一天。
一、历史渊源:周敦颐与邵阳的“莲文化”联结
周敦颐曾于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以永州通判权知邵州,任内于州衙后开辟爱莲池种莲,将经典的《爱莲说》流传于世。
江西于都罗田岩更有可能才是《爱莲说》的第一创作地,但邵阳的爱莲池确为周敦颐亲手所建,且池畔留有“爱莲亭”“君子亭”等文化景观。清代诗人曾用“千载尚留君子爱”形容此地的文化积淀。
邵阳为纪念周敦颐,曾修建四座濂溪祠及东山书院、希濂书院等,并长期保护爱莲池。明清时期,文人墨客常在此赏莲吟诗,留下诸多诗篇,如“色借庭前草,香分池上莲”。爱莲池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邵阳“清廉为官、高洁修身”精神的象征。
爱莲池在抗日战争中遭日军损毁,后虽短暂修复,但1950年代起因城市建设被逐步蚕食,至1970年代彻底消失。如今,邵阳市政府院内仅存遗址标记,原池已无迹可寻,年轻一代对其历史几乎一无所知。
就好比我,若不是偶然看到了路边矗立的这几块毫不起眼的文化宣传牌,然后才有意识地去网上搜索了相关资料,压根就不知道,邵阳居然还有这么一个了不起的文化符号。
二、为什么说邵阳漏掉了一个很重要的旅游文化符号?
中国曾经搞过一次“国花”评选,牡丹得票最高,而荷花/连花得票屈居其下,我个人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荷花/连花,因为就传统文化看来,没有哪种花卉能富有这么多的文化寓意了。
随便搜寻一下,立刻就有大把的与荷花/连花有关的文化典故跳了出来,罗列部分于下:
1、文学经典:《爱莲说》与“君子比德”
周敦颐的哲学升华:宋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将莲花推至“花中君子”的至高地位,强调其象征清廉、正直的品德。此文成为后世莲花文化的精神内核。
邵阳的爱莲池相传为周敦颐任邵州知州时亲手所建,虽遗迹湮没,但其“以莲喻德”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文人的精神世界。
2、佛教象征:圣洁与觉悟
步步生莲:佛教典籍记载佛陀诞生时步步生莲,象征佛法的纯净与神圣。《佛本行集经》描述佛陀行七步,足下莲花绽放,寓意佛法普度众生。佛菩萨多端坐或立于莲台,象征超脱尘世;敦煌壁画中的莲花纹样,则体现宗教艺术与世俗审美的交融。
舌灿莲花:南北朝高僧佛图澄以法力使钵中生莲,后世以“舌灿莲花”形容妙语连珠,暗喻佛法的智慧与感染力。
借花献佛:源自释迦牟尼前世以莲花供养燃灯佛的典故,体现虔诚与功德传递的教义。
3、诗词意象:爱情与高洁
《诗经》与《楚辞》:《诗经》中“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以荷花喻自然之美;《楚辞》以“芙蓉始发杂芰荷”烘托高洁情操。
南朝乐府双关:《西洲曲》“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中,“莲子”谐音“怜子”,借采莲表达女子对爱情的含蓄思念。
《红楼梦》的芙蓉意象:晴雯死后被喻为“芙蓉花神”,贾宝玉作《芙蓉女儿诔》,以荷花象征其冰清玉洁,暗指黛玉的高洁命运。
至于那些“无穷莲叶接天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之类的咏荷佳句,更是数不胜数。
4、民俗寓意:吉祥与实用
荷花全身皆可入药,荷叶清脂、莲藕养胃,其经济价值与健康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体现“物尽其用”的传统智慧。而且“莲”与“连”“廉”谐音,衍生“连生贵子”“廉洁奉公”等吉祥寓意。民间年画、婚俗中常见莲花图案,祈求多子多福、家庭和谐。
荷花、莲花既十分优美,又有诸多富含吉祥的寓意,还有多种实用价值,所以成为普罗大众都十分喜爱的花卉,民间更有“放荷灯”的习俗,寄托心中的无限美好和期待。
5、神话法器:沉香的“宝莲灯”
在《宝莲灯》传说中,三圣母(华山圣母)的法器“宝莲灯”以莲花为形,蕴含天地神力。其子沉香为救被压华山的母亲,持宝莲灯劈山救母,灯中莲花绽放时金光万丈,象征正义与亲情的终极力量。宝莲灯的莲花形态寓意“至纯至善”,其神力源于莲花的圣洁性,呼应佛教中莲花“破除黑暗”的象征。故事将莲花从文人书斋引入民间伦理,强化其“守护与救赎”的世俗意义。
6、神魔小说:哪吒的“莲花化身”
最近《哪吒2》在大屏幕上大杀四方,“哪吒”也成为大众偶像,成为挑战命运的象征。哪吒因反抗父权自刎后,太乙真人以莲花、莲叶为其重塑身躯,使其成为“无魂无魄、不染因果”的莲花化身。莲花之体既象征哪吒与世俗伦理的割裂,又暗含“出淤泥而不染”的纯粹神性。
7、道教仙话:八仙过海与何仙姑的荷花
八仙之一的何仙姑以手持荷花为标志,传说其荷花可驱邪治病、化腐为奇。在“八仙过海”故事中,荷花掷海即成仙舟,承载渡劫飞升的修行智慧。荷花在此不仅是工具,更隐喻修道者“借物明心”的觉悟——以柔美之花御惊涛骇浪,体现道家“柔弱胜刚强”的辩证思想。
荷花(莲花)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其典故跨越神话、文学、宗教与民俗,既是自然之美的化身,亦是精神品格的隐喻。从周敦颐的“君子之莲”到佛门的“圣洁之莲”,从诗词中的爱情双关到民间的吉祥象征,荷花以其多重意涵,成为中华文明中历久弥新的文化基因。也成为了中华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精神符号之一。
三、大力打造“爱莲文化”——酒香也怕巷子深
现在到处都在打“名人文化牌”,比如岳阳的《岳阳楼记》,滁州的《醉翁亭记》,常德的《桃花源记》,每个地方都在挖空心思打造自己的专属旅游文化符号和衍生旅游项目。如:
《醉翁亭记》与滁州:滁州通过复原醉翁亭建筑群、开发研学课程(如“醉翁文化节”),将古文场景转化为沉浸式体验,并借助欧阳修IP开发文创产品,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
《桃花源记》与常德:常德以“桃花源古镇”为核心,结合农耕体验、实景演出,打造“世外桃源”主题旅游,成功将文学想象落地为文旅经济。
相较之下,邵阳就很欠缺这样的一种文化理念,其实邵阳的名人不少,比如蔡锷、魏源,都是中国历史上很具有代表意义的形象,只是这些形象完全没能发挥出“地方代言人”的作用,只是简单地停留在课本上的一个名字。
同样,对比岳阳楼(《岳阳楼记》)、滁州《醉翁亭记》等以名篇为核心的文旅IP,邵阳未将“爱莲池”作为核心文化符号推广,缺乏系统性宣传,甚至本地旅游手册中也鲜有提及,本地人都知之甚少,更别说对外宣传,这确实很可惜。
而且,周敦颐在邵阳的遗迹分散(如濂溪书院、六岭等),未形成主题线路,且缺乏互动体验设计,难以吸引游客。也缺乏场景还原,未重建爱莲池及周边古建,游客无法直观感受《爱莲说》意境。
其实吧,我觉得邵阳完全可以大打这张文化旅游牌,毕竟《爱莲说》的历史影响力摆在那,而且荷花又是中国最美的花卉之一,且有着非常多的文化寓意,怎么就不好好利用一下呢?
所以,我很希望能够在邵阳打造出一个“爱莲文化”大IP出来。或许可以做这些事情,比如:
在原址(今市政府院内)复原爱莲池与君子亭,结合现代园林设计,增设周敦颐雕塑、碑刻长廊,并利用AR技术重现“莲池古香”盛景。
打造全新的主题线路:串联爱莲池、濂溪书院、东山书院等遗迹,设计“理学寻踪”研学游;
创办新的节庆活动:举办“爱莲文化节”,融合莲花摄影展、廉洁主题论坛、古风市集,吸引年轻群体。其实中国本来就有“观荷节”,也就是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邵阳本来就属于江南水乡,大片的水域,完全可以打造成观荷胜地。荷花花期还挺长,不像樱花,就开那么短短的一两周时间,可很多地方不一样把赏樱打造成了旅游热门景点了吗?杭州西湖的“断桥荷韵”,每年的荷花季(6-9月),直接拉动旅游收入12亿!
荷花很美,本身就有着重要的观赏价值;而且湘莲还是很好的健康食品,这同样值得大做文章的。
另外,还可以大力发展文创产品:开发莲纹瓷器、家训书签等,将《周氏家训》与“廉文化”结合; 进行各种新媒体营销:拍摄《爱莲说》微电影,邀请文化名人代言,通过短视频平台传播“邵阳莲韵”,等等。
总之,文化需要创意,更需要传播,养在深闺人未识,可不是一件什么值得庆幸的事。
邵阳的“爱莲文化”不应仅存于文献与老照片中。借力周敦颐理学文化近年来的复兴趋势,大力推广“莲(廉)文化”“荷(和)文化”。邵阳需以“莲”为媒,将历史文脉转化为当代价值。唯有让爱莲池从纸上“重生”,方能真正唤醒这座城市的千年文化记忆,使其成为媲美“醉翁亭”“桃花源”的文化新地标。
书酒诗词 www.shujiu.com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书酒国风
书酒国风
> 『 楹 联 谜 趣 』
> 『 诗 词 歌 赋 』
> 『 茶 香 酒 趣 』
> 『 山 水 揽 胜 』
> 『 琴 棋 书 画 』
> 『 笔 墨 清 谈 』
> 『 春 秋 史 话 』
> 『 诸 子 百 家 』
> 『 随 心 随 意 』
> 『 美 食 天 下 』
> 『 书 房 』
书酒娱乐
> 『 疯 狂 灌 酒 』
> 『 书 酒 版 务 』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1 15:22
Powered by Discuz!
5.5.0
书酒诗词 www.
shujiu
.com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书酒国风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个人空间管理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在线时间
管理团队